人物
时段
朝代
古籍库 佛部
。过
来人语。招之策之。掖之涵濡之。孔子曰。兴于诗。立于
礼。成于乐。三者惟立礼为坚定之力耳。而兴诗 成乐。
则始终皆以韵事。发其欢喜。镕其格捍。所以净土光
中。不但如来所出音声皆演妙法。其摩尼水流注华
间。 (第 0792b 页)
通妨。】

「馀处说彼有等流乐(至)无异熟乐名纯苦故。」

【音义 妨云。馀处说。彼有等流乐。那言不 成乐
耶。
应知下。通云。应知彼依随转理说。或通杂受处说。
杂受处者。如立世毗昙云。人养六畜饮饴温清者。 (第 0631b 页)


「然未至地定无乐根说彼唯有十一根故。」

【然未下。通妨。难云。宁知是喜而亦名乐。岂不容彼
成乐
根。释云。未至地唯有十一根故。十一根中
无乐故。十一。谓眼。耳。鼻。舌。身。意。命。苦。忧。喜。舍。 (第 0219a 页)
例如近分喜益身心故。虽是喜根而
亦名乐。以益心故名喜。益身故名乐。问。宁知是喜
而亦名乐。岂不容彼定 成乐
根。答。未至三禅。必无
乐根。故说初二静虑唯有十一根而无乐根。十一
根者。对欲界初二禅说。前五识除乐 (第 0030c 页)
固以守戒为基本而孝又为百行之原假使一
僧倡之群而和之推而至于家国天下孝友为风协
和丕变岂不人人得所而 成乐
土化邦也哉因书数
语以旌励其志并勖将来。

示侍者汝辈离亲别爱得入缁流狎近老僧职理函
丈务知缓急备尝 (第 0593b 页)
不断。即众善人法身常住。众善人光明
常照。亦可谓清白传家。亦可谓贤善继世。岂不转凡
品成圣品。转尘土 成乐
土哉。有识宜勉之。

** 莲社成规

圭峰禅师云。今知心是佛心。定当作佛。诸上善人。今
既知人人具 (第 0745b 页)
而成佛界未必不从此一人一
事而倡始也如一阴以至坚冰一阳而炎赫日造化
之机如此道化之机亦然将来转秽邦而 成乐
国固
不难矣佛言无佛法处建立三宝非菩萨人不能克
成梵语菩萨此云大心众生潭也可称大心众生若
从此增进信 (第 0734b 页)
老不倦。自号安闲和尚。芒
鞋筇杖。遇溪山胜处。披蓑戴笠。行歌渔父。人遽能宁
热恼者顿获清凉。拘窘者暂 成乐
易。凡所至处。兴尽
欲返。虽积金留之。不少驻足也。名公钜卿。舟及吴兴。
必首问师起居状。自为二陶器曰 (第 0084a 页)
种种香树。恒出香云。种种
鬘树。恒出鬘云。种种华树。常雨妙华。种种宝树。出
诸珍宝。今则释迦佛有转苦 成乐
之力。神咒法有
融理变事之能。菩萨僧有和因合果之功。三宝功
德利乐行人。如恶叉聚同时具足。故取如意宝 (第 0787b 页)
。】

「若诵一遍如上诸愿悉皆遂意。」

【如上者。初一消灭现在一切轻重罪障。次九成就
现在一切转苦 成乐
事业。合为十种。咒如如意珠。
周给一切贫乏。咒如功德瓶。满足诸众生心。咒如
如意树。能雨众庄严具。咒 (第 0792b 页)
大方。实非横陈臆说而蔑先
贤。意惟曲顺佛言而资后学。知我罪我。靡恤靡逃。所
冀暂结喜缘。普碎阿鼻。而 成乐
国。倘开妙悟。咸归大
定。而證菩提。他日于诸佛会下。宁非同行眷属哉。特
撮略以冠篇端。而其详在悬示云 (第 0188a 页)

寂乐巳成。净空无量。故名无量净。前天寂乐。止遍
身心。此天。身界虚寂。触处皆成妙乐。天中净德所 成乐
境。无过于此。是故认此净乐。为真际乐土。将
巳身心。归托此地。由触处皆成净乐。故名遍净。下
结示三天 (第 0117a 页)
。离诸散
乱故云定心。爱法乐法喜法之心者。述云此
第六修慧行也。有说爱是欲乐是信喜是贪。
有说爱是终 成乐
是闻时喜是求时。二俱不
然。欲信等即施戒等眷属行故。以终向始无
别所以。如其次第故。今即闻慧爱乐故云 (第 0161b 页)
自取其害耶。是以菩萨既作此观。深生惧
畏。发大勇猛。如大将破重围。奋力突出。则三毒化
为三德。苦恼顿 成乐
果矣。
△七冤家诈亲观。】

「出家菩萨。又观自身。譬如怨家诈作亲友。伺求其便。
而将毒药断彼命根。 (第 0074c 页)